一个产粮大县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粮食的种与不种,种多种少,是由市场这只手决定,还是政府这只手强制产销平衡?在进一步市场化的新形势下,如何解决好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矛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夕,江苏省政府参事刘立仁等国内知名学者,专程前往国家产粮大县兴化市调研,记者应邀同往。此前此后,记者也多次来采访调研,对一个粮食大县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乃至我国的粮食问题,获得了一些新的认知。
昨天:连续十年被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标兵)市
无论市场价值怎样变化,粮食生产一刻也不放松
调研组的阵容颇不一般:有享誉业界的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理事长刘立仁,有上世纪80年代几次参加中央1号文件起草的原江苏省委农工部部长吴镕,有被誉为“南方麦王”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程顺和,有东南大学教授高祥生。
兴化方面重视程度更不用说,在家的市委、市政府主要和分管领导都参加或出席调研、座谈。因为,他们也想通过与这些学者型领导们的交流,进一步丰富发展思路,让粮食生产更上一层楼。首先是对“昨天”的回顾、反思和总结。
兴化市委书记陆晓声说,一部兴化现代农业发展史,就是在确保粮食稳产增产、农业增效增收的前提下,现代农业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历史,也是兴化人民顾全大局、贡献粮食的历史,一部粮食生产一刻也不放松的持续奋斗史。
兴化市地处里下河地区腹部,有191万亩耕地,86万亩水面,124万农业人口。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大县,兴化以稻麦两熟水旱轮作为主,是农业部长江下游优质弱筋小麦的优势区域和省定优质稻米、专用小麦主导产区。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提出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沉重议题。记者来兴化采访调研,时任兴化市委书记的吕振霖,就跟记者探讨过如何走出“粮食大县、经济弱县、财政穷县”困境和怪圈的问题。
近20年过去,无论市场怎样波动,兴化市从不放松粮食生产,不仅创造出每年向国家奉献百万吨粮食的可贵业绩,更探索了走出“粮食大县、经济弱县、财政穷县”困境和怪圈的新路。
兴化市代理市长李卫国介绍,从2003年起,该市连续10年被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其中6次荣获标兵市称号,粮食单产、总产一直位居江苏前列。2012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75.7万亩次,总产139.3万吨,分别居全省第2位和第1位,财政总收入68.8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827.4元,增长18.4%。
座谈中,刘立仁说,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作为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国际社会极为重视。兴化市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一刻也不放松地抓粮食生产,产出可羡,奉献可敬,探索可贵,路径可鉴。
今天:在稻麦两熟条件下水稻百亩方单产创全国纪录
粮食高产创建+农业科技集成+经营机制创新
2013年11月4日上午,经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由安徽、浙江、江苏、湖北等省有关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兴化市钓鱼镇的杂交粳稻钵苗精确机插超高产栽培攻关方进行了实产验收。验收结果显示,攻关方平均亩产961.2公斤,其中最高田块亩产为992.6公斤,再次创造了稻麦两熟条件下水稻百亩方单产的全国纪录。
曾多次赴兴化调研、考察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程顺和说,这不是偶然的,兴化粮食高产创建的过程,不仅是农业科技集成推广应用的过程,也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更是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创新和优化的过程。
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推进粮食高产增效创建。2011年4月,兴化市委、市政府就制订出台了《关于兴化市年增亿斤优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实施意见》、《粮食高产创建规划和创建工作方案》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大规模、广范围、高层次实施优质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基地建设,积极推进整市(县)高产创建。
强化粮食高产增效创建,优化粮食产业布局。市委副书记吉天鹏介绍,围绕做大做强优质稻米、红皮小麦、啤酒大麦等特色优势产业,兴化市制定和实施粮食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大力推进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优化产业布局,放大区域资源优势,推进了粮食高产增效创建,促进了兴化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
副市长刘文荣介绍,2013年,全市共落实部省级粮食高产增效创建万亩示范片31个,市级万亩示范片33个,镇村千亩、百亩方464个,高产创建规模达到70多万亩。通过高产创建提升了对大面积粮食生产的示范、引领能力,推进了高产增效技术的普及化,变“专家产量”为“农民产量”、变“示范方产量”为“大面积产量”,促进了大面积平衡增产,兴化成为全省首批“亩产吨粮县”。
在开展粮食高产增效创建的同时,兴化市还加快探索高效设施农业与粮食生产轮作模式,注重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的有机统一,成功探索出“水稻—番茄”、“西瓜—水稻”、“棉花—小麦”、“芝麻—小麦”等多种轮作模式,“稻渔共作”、“稻鸭共作”、“稻蟹共作”、“稻蛙共作”等新型种养模式,规模达10多万亩,基本实现了“千斤粮、万元钱”,既增粮又增效增收。
强化科技支撑,挖掘粮食生产潜力。近年来,兴化市大力实施科技攻关、科技示范和科技服务“三大科技工程”,建立了“省有专家顾问、县有技术专家、乡有技术骨干、村有技术标兵”的四级创建服务体系,突出超级稻品种示范推广、商品化基质育秧、精确定量栽培等集成技术的推广普及,促进了大面积平衡增产。
2012年,该市水稻单产、总产双创历史纪录,其中钓鱼镇百亩攻关方平均亩产947.6公斤,最高产田块亩产达965.3公斤,再次创造了稻麦两熟条件下水稻百亩方单产的全国纪录,2013年又再次创造了水稻百亩方单产的全国纪录。
强化适度规模经营,创新农业经营主体和机制。形成了陶庄镇“全程托管、保姆服务”、戴南镇“以工哺农、整镇推进”、周奋乡“公司经营、专业服务”等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新模式,有效提高了粮食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机械化水平。
在陶庄镇采访,记者了解到这里推行的“土地全程托管”模式,很受农户欢迎。农户将稻麦两季的生产和管理,全程托付给农技站组建的合作社,通过签订托管合同,明确合作社负责从种到收全程服务,保证农户产量,农户付给合作社管理费,“坐收两熟、保产增收”。2012年,合作社土地托管面积1.5万亩,总收入达70多万元。该模式不仅加快了“三新”技术的推广,促进了种植的规模化,更为解决“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问题走出了一条新途径。
强化产业带动,增加粮食生产效益。兴化市近年来着力推动粮食加工流通增值,延长粮食生产链条,提升粮食生产效益空间,全市有粮食加工企业150多家,初步形成年生产规模30亿元的优质稻米产业、10亿元的食用面粉产业、6亿元的啤酒麦芽产业等三大粮食加工产业,形成年交易额近50亿元的大米加工交易市场,全市共有大米加工企业200多家,年加工能力达300万吨,全国最大的戴窑粮食市场有大米加工交易企业50多家,交易规模达到30亿元。
明天:继往开来提高对粮食产业全新认识与全面投入
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百万亩粮食高产增效区建设
昨天的辉煌,不代表今天的创造。明天的辉煌,却必须有今天的基础打造。对明天的粮食生产和规划,兴化市干群首先建立在对现代粮食产业全新的思想认识的基础之上。记者从兴化同志的介绍和感悟中,得到很多新的认识——
“粮食产业是‘基础’的基础产业,是政策优势集中的产业,是永远重复性消费的‘日不落’产业,是永不愁市场销路的市场优势突出的产业。因此,粮食产业是一个没有多少经济风险、市场风险的稳定产业。”市委书记陆晓声说。
“粮食产业是人类无论农业文明,还是工业文明、现代文明史上,不可或缺的生态产业,在鱼米之乡的江苏,水稻种植不仅提供粮食,更提供了重要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代理市长李卫国说。
“粮食产业是有利于推进机械化、集约化和技术集成化,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特大宗型农业产业。”市委副书记吉天鹏说。“粮食产业是可以通过生态种植提高市场价值,通过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价值,通过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的富民产业。”副市长刘文荣这样认为。
在这样认识的基础上,对明天的粮食生产和规划,兴化市又推出不同凡响的“三个百万亩”工程:着力打造百万亩粮食高产增效生产区,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着力打造百万亩水乡生态涵养区,进一步推动水乡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百万亩生态健康养殖区,进一步推动高效种养业发展。
为打造百万亩粮食高产增效区,兴化市进一步强化投入保障,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从2013年开始,大力度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市级标准粮田改造工程,除上级项目外,每年投入8000万元左右,推进20万亩左右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力争用4年左右时间,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农机通达率提升到90%。
为推进粮食机械化种植,市委、市政府提前制订下发了《2014年机插秧技术推广工作方案》,对2014年新购置高速插秧机的农户,完成400亩作业量则一次性发放2万元作业补贴;对2014年新购置育秧播种设备的农户,对完成100亩秧池田作业面积则一次性发放6000元作业补贴。
为推进粮食保障体系建设,兴化市扩大农村金融改革试点,积极组建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稳妥推进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建设,全市小额贷款公司、农业投资担保公司、资金互助合作社2013年上半年发放小额贷款余额15亿元;全市实现了常规种养业保险全覆盖,高效设施农业保险面稳步扩大,其中小麦120万亩、水稻134万亩、油菜21万亩,保险面均达100%……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中描写的这番他梦寐以求的美妙景象,在如今的粮食大市兴化,在鱼米之乡的江苏,早已成为现实,并还将继续谱写更加美好的现实之歌。
粮食大县的责任担当
本报评论员
江苏省兴化市作为东部沿海地区的农业大县,从不放松粮食生产,连续10年被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其中6次荣获标兵市称号。更可贵的是,兴化不仅创造出每年向国家奉献百万吨粮食的难得业绩,还积极探索了走出“粮食大县、经济弱县、财政穷县”困境和怪圈的新路。兴化始终坚持抓好粮食生产,“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抓到底”,充分体现了一个商品粮大县的厚重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值得倡导。其坚持不懈发展粮食生产、取得粮食生产佳绩的发展思路和宝贵经验,值得借鉴。
兴化的做法最值得称道的是:首先,始终坚持抓粮食生产、抓农业发展不松懈。在一些地方看来,粮食大县常常是和经济弱县、财政穷县画等号,因此对抓粮食生产缺乏持久的积极性。但在兴化看来,在粮食安全上不能简单地算经济账,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则是基础的基础,无论市场怎样波动,都从不放松粮食生产。其次,始终坚持紧紧依靠科技作为核心支撑力。任何时候,技术变革和科技进步都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最重要基础支撑。兴化的发展成绩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再者,始终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粮食可持续发展。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里,饭碗里应该主要装中国粮,粮食安全的主动权必须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这是我们的基本方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明年六项主要工作的首位,强调要依靠自己保口粮,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于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也表明了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当前,我国的粮食生产虽然取得了“十连增”的巨大成绩,但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仍不稳固,粮食安全的形势依然严峻。必须始终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千方百计把粮食生产的好势头保持下去,不断探索更科学、更生态的粮食发展方式,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粮食可持续发展之路。农业新闻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农业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农业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农业新闻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qq:330109733 电子信箱:help#n768.com(请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