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致河南大旱”质疑
今年汛后,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将正式全线通水。最近,湖北、河南部分地区大旱,有人怀疑乃南水北调所致,并担心今后调水水量不够。对此,《求证》栏目记者展开调查采访。
【质疑】南水北调致汉江缺水?
【回应】上游来水偏少是汉江缺水主因,将由引江济汉工程补充汉江水量
近日有媒体称,当前汉江下游一些河段水位下降,是南水北调惹的祸,有人担心南水北调将致汉江缺水。
“现在南水北调中线还没有开始调水,怎么会对汉江产生影响?当前汉江的缺水主要还是上游来水偏少造成的。”长江委水文水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明新说。
据国家防总统计,今年主汛期湖北大部分地区降雨偏少二成以上,600多座水库低于死水位,111座小型水库和5万多口塘堰干涸,这说明气候原因是造成大旱的主因。
“为减缓中线正式调水后对汉江的影响,南水北调建设同时规划了引江济汉工程。”湖北省南水北调局综合处副处长龚富华说,引江济汉工程主要是引长江水补充汉江因调水而减少的水量,规划年均输水37亿立方米,其中补汉江水量31亿立方米,补东荆河水量6亿立方米。目前,引江济汉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
龚富华说,为应对当前汉江中下游特别是仙桃市的严重旱情,引江济汉工程已提前启动,从8月8日起,长江水从潜江市高石碑镇进入汉江后,调水流量为100立方米每秒,将使汉江中下游7个市(区)受益,保障600多万亩农田的抗旱用水。
提起对水源区的影响,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有关负责人坦言,中线水源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采取关闭污染企业、提高项目门槛等措施,一定程度影响了地方发展。为此,国务院陆续批复了库区及上游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对口协作方案,并探索生态补偿机制,将水源区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央财政给予转移支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质疑】南水北调致河南大旱?
【回应】水源区和受旱区非同一流域,没有任何影响。依靠南水北调可应急调水抗旱
当前河南大旱,有人认为是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影响。对此,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新闻发言人杨汴通说,南水北调中线是从丹江口水库调水,而河南受旱区域和它不是一个流域,怎会受影响?
记者从国家防总了解到,入夏以来,河南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六成,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特别是平顶山市主要水源地白龟山水库蓄水持续减少,目前已低于死水位(97.50米)。这表明,今年河南大旱是降雨偏少所致。
“河南省是南水北调受益区,不但没有影响,南水北调工程还发挥重要作用。”杨汴通说。据介绍,今年汛后,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河南省常年将能分到37.7亿立方米的水量,这将有利于提高抗旱能力。
-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农业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农业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农业新闻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qq:330109733 电子信箱:help#n768.com(请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