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古寨旨在感受“古韵”。古建筑村落是指现存古民宅、古祠堂、古戏台、古牌坊、古桥、古道、古渠、古堰坝、古井泉、古街巷、古会馆、古城堡等历史文化实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丰富和集中,能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的村落。发展理念是“古韵”,营造“千年依旧、古韵悠悠”的古村意境。发展思路是围绕“古韵”的主题,从村落布局、建筑风格、地理地貌、生态环境、人文、人物、生产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入手打造古村古寨,做到各方面自然协调,体现古朴风貌。发展重点是对古村落的历史文脉、人文特色、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科学系统地评估;保护修复各种古迹以及有价值的传统民居;在开发古村落的旅游资源要尽量保持原貌,避免过度开发经营,尽可能减少商业味;发掘人文文化,一定要把人文特色融入到古村古寨建设中,提高品位和韵味;修复古村古寨周围的生态,使古村古寨与环境自然协调。
生态旅游村主导畅想“自然”。生态旅游村具有独特的地理风貌、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村落建筑保护较好、生活生产方式顺应自然、天地人和谐共生的村庄。其发展理念是畅想“自然”,回归自然,打造天人合一的世外桃源。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屋中春鸠鸣,树边杏花白”“才了采桑又插田”的平静田园生活。发展思路是以“山、河、沟、岭、原、塬”等地理地貌为特色,构建多彩多姿的美丽乡村画卷。发展重点是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地理风貌、村落布局、产业与生态协调一致;山区利用山林、山野、山舍、山珍、天然氧吧、古刹等资源,发展生态养生和休闲观光,打造远离尘嚣、清新淡雅的世外桃源。江河流域突出体现江河文化、远古生产生活和自然景观,展示回归古朴生活方式。沟、岭、塬地区利用独特的地形,突出观光和放松身心,构造景观林、梯田、农耕园、窑洞等,营造山野农夫的真实生活意境。
现代新村追求体现“繁盛”。现代新村是经济条件好、有主导产业、已建成现代化的新型农村社区。其发展理念是“繁盛”,创建富足、现代、文明的“新时代、新风尚、新生活”欣欣向荣美丽乡村。发展思路是展示村庄历史变迁,通过富足农村、现代农业、新型农村产业、新时代风貌,突出现代新农村的发展活力,引领示范全国现代农村、农业发展。发展重点在于三个提升,村貌提升:绿化、美化、亮化、“文”化;村风提升:崇尚文明、管理民主;产业提升:发展现代农业、有机农业、休闲农业、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低碳环保加工业、乡村旅游业、传统手工业、农村信息服务业等农村新型产业体系。
景观产业村突出展现“大美”。景观产业村是产业优势和特色明显,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了农业生产聚集、农业规模经营,具有大美田园风光的自然村。其发展理念是“大美”,打造农业景观效果,以“以农造景、以景带旅、以旅促农、农旅结合、协同发展”为理念,形成大美产业。发展思路是打造农田景观,在田间种植出具有色彩景观的构图;打造林业景观,形成层次丰富、色彩绚丽、四季有景可观的林业彩带;打造特色产业景观,如万亩荷塘、万亩桃花、观赏鱼景观等;挖掘文化,把文化融入产业,如举办桃花节、特色产品博览园等;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发展特色加工,挖掘产品附加值,变产品为礼品。发展重点是做好景观产业村的统筹考虑和总体设计,使村村各具特色,一村一景,避免雷同,村村能连片成带;完善景观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服务水平,深度开发旅游项目;提升产业科技含量,拓宽产业功能,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加强宣传和营销;重视村民素质、技能、经营管理的教育与培训。
最后,全国各地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还要多组织学习考察,提升美丽乡村创建理念;建立协调机制,切实保护好农民利益;加强生态建设,营造优美环境;创新机制,强化领导,狠抓落实。全方位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早日扮靓美丽中国!农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