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产粮大县粮仓满民殷实增产到增效的可贵探索
“种植面积大而分散,新型主体融资难、成长慢。”一方面,农民的粮食卖不上价,另一方面,加工企业求精求质“吃不饱”。补贴越来越高,种粮积极性却越来越低;粮食连年增产,收益反而停滞不前。作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粮仓”河南压力山大。
河南社旗县,上世纪80年代已是全国优质商品粮食基地县。130万亩耕地,粮食种植面积常年超百万亩。在中原大地,像社旗这样的种粮“红旗”县还有很多。从社旗看河南,透过河南审视全国,如何从产量中要效益?麦子咋能种好又卖好?社旗的“破局”或有启示意义。
近日,人民网记者走进社旗县,记录一个产粮大县的困境与探索。
从规模和管理上抠利润
在社旗县的小麦种植大户中,戚秋阳的盛康家庭农场不一定规模最大,却最有底气。
“别人收麦看天气,我这儿刮风下雨,照收照卖。”戚秋阳的自信来自“硬件”。农场中,十几米高的烘干塔十分惹眼。收获季节,几十吨粮食半天功夫就能烘干储存。去年麦收遇上连阴雨,别人急得团团转,他的几千亩小麦全部卖光,每斤高于收购价0.1元。
戚秋阳相信,现代农业必须有现代化的技术。他的合作社拥有各种类型农机50多台。喜欢前沿科技的他还买了全县唯一一台直升机和若干台无人机用于“飞防”。农场9000亩地,从播种、植保、收割,全部实现机械化管理,粮食作物比原来增产20%。
“统一机械化管理,省了人工成本。每亩地成本只有过去的一半。规模越大,效益越明显。”戚秋阳说。
拥有“强大科技实力”的戚秋阳已经不满足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飞机”开出门,服务范围从本县到邻县,面积达上百万亩。每亩地收取10元服务费,农药另算。
相比于戚秋阳的自信,桥头镇何营村的种粮大户郭凯则不太有底气。他的模式以托管为主,只管种不管卖。
“从管理上抠利润,好种子、好肥料,统一植保。”郭凯说,不敢全包是因为种粮风险太高。比如小麦赤霉病,一旦连续三天雨,发病率高达90%。
郭凯托管土地1000多亩。去年每亩产量1200多斤,可是价格只卖到1.2元/斤。“没法储存,下地就卖,当然卖不上价。”郭凯也想扩大规模,配套晾晒仓储。然而批地难,投资大让他望而却步。
“新型主体没技术、没设备、管理跟不上就根本维持不下去。”社旗县政府党组成员李贺峰说,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缓慢主要难题在资金。“合作社没有抵押物很难贷到款,粮食补贴拿不到,土地流转后市场风险全部承担。”
李贺峰认为,即便困难很多,但粮食优质专供,规模化经营是大趋势。在农产品整体价格下行的前提下,主要从技术、装备、施肥、服务、加工、流通等方面着手,从节水、节电、节油、节肥、节药等环节入手,降低生产成本和流通成本。
目前,社旗县已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800余家,流转、托管土地32万亩,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3万个,人均年收入达到1.5万元。
“下一步政府还必须加强政策引导,支持新型主体稳定下来,个头长起来。”李贺峰说。
从产业和市场中要效益
一斤小麦1.2元钱。三斤小麦酿出一斤酒,价值多少?提高粮食价值,产业化是必由之路。
走进社旗县城西侧的赊店老酒生产基地,蓝瓦白墙的徽派建筑里,工人们正用小麦、高粱等“五粮”酿酒。一粒粒粮食在这里沉淀、发酵、窖藏,出厂时身价已翻百倍。
公司董事长单森林介绍,公司年产6000多吨酒,综合用粮2万多吨,其中小麦占40%,全部本地采购。
“社旗县是粮食优质产区,小麦淀粉和含糖量都很好。这也是我们扎根当地最大的依仗。”单森林说,公司正在扩大规模,计划原酒年产量2万多吨,综合用粮将达到7万多吨。
近年来,社旗县把食品加工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不断拉长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以德鑫农产品、中道食品、绿粮惠食品、八旗食品、赊店三粉、银粮三粉等食品企业为主,重点以小麦、玉米、花生、红薯、杂粮为主,实现农产品的精深加工。
然而粮食与产业的对接也并非一帆风顺。
戚秋阳目前正在筹划将农场“变身”。农场2200亩强筋小麦直供河南思念食品公司。他算了一笔账:种强筋麦,对除草、打药要求高,一亩地增加50多元管理费;厂家收购每斤提价0.05元,按亩产千斤算,收支基本持平。
“如果加工成面粉卖,每斤小麦能提高2毛钱价格,效益就可观了。”戚秋阳说。问题随之而来,最难是资金。合作社所占集体用地,没有土地使用证,农机同样没有产权登记,无法抵押贷款。此外,如果扩大托管规模,土地适应性不同,小麦品质也会变得不稳定。
“再难也要想办法上,只有加工才能真正把效益提上来。”戚秋阳打算自己筹资,先建一个日产100吨的小型面粉厂,见到收益后再逐步扩大规模。
2016年,社旗全县农业总产值61亿元,同比增长4.5%;农业增加值35亿元,同比增长4.5%。全县仅小麦深加工注册相关企业数十家,其中赊店老酒股份制有限公司等加工企业扬名省内外。
从环境和品牌中谋长远
调查中记者发现,困扰粮食效益增长的最普遍症结还在于品质提升困难。
“产粮大县一般都强调产量,没有形成品牌优势。”社旗县高级农艺师杜学云表示,长期的小农经营及粗放型种植“不管养、只管用”,地力损耗严重,很难生产出高端产品。
“市场上,有机产品售价是普通产品的5—8倍。只要能改善生态环境,还是值得。”唐庄乡党委书记李道玺说。
赊店老酒有限公司目前已在尝试生产有机酒。公司董事长单森林说,有机酒检测指标400多项,普通酒才100多项,从做酒到出售至少需要7年。而作为高端产品,有机酒售价能达到一斤1000到1200元。
社旗县委书记余广东描绘了一张发展有机小麦的蓝图。
“培育好麦子,首先得有好环境。”结合县里实际,余广东认为,水库边、荒岗地等半封闭式生长环境是发展有机产品的第一选择。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市场供应。
“最重要的还是改善整体环境质量,靠青山绿水厚植农业优势。”余广东认为,发展有机种植必须改善农村“垃圾围村”现状。县里正在引进垃圾发电项目,日处理能力将达到400吨。
“同时,我们计划利用10万亩的现代农业先导区,引进先进的农业龙头企业。不仅是引进技术,还要创新生产模式、商品包装、销售方式,培养农民的市场意识,逐步提高小麦品质及效益。”余广东说。
社旗是中原的缩影,如何提高粮食品质及效益,河南的探索从未停止。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突破口,河南主动调结构,增效益。对统一供种的优质小麦给予补贴,对从事优质小麦购销、加工的企业贷款给予贴息。同时,明确集中连片发展优质麦子,建立地理信息系统,把到村到户的麦田上图入库,逐步实现网上实时查询管理。800万亩秋播优质小麦,要实现订单全覆盖。
强加工,树品牌。2016年,河南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2.33万亿元,全省工业三分天下有其一。河南粮食及肉类加工能力位居全国第一。“火腿肠的1/2,方便面的1/3,汤圆的3/5,水饺的7/10产自河南。”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说,河南已经从“中原粮仓”成为“国人厨房”。
“河南正努力实现‘从卖原料向卖产品、大粮仓向大餐桌、创品牌向创标准’的转变。”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润儿说。农业新闻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农业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农业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农业新闻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qq:330109733 电子信箱:help#n768.com(请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