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推进全省农机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
不断推进全省农机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
力争到2022年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3%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农科院视察时,强调要“促进劳动过程机械化”。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再次强调,要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强调 “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这是中央对农业基础地位新的战略定位;同时提出要“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这是对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功能定位的再肯定。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4年聚焦“三农”,对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和农业装备智能化。扶持培育农机作业、农田灌溉、统防统治、烘干仓储等经营性服务组织。支持供销、邮政、农机等系统发挥为农服务综合平台作用。加快适宜机械化生产、优质高产、多抗广适新品种选育。加快研发适宜丘陵山区、设施农业、畜禽水产养殖的农机装备,提升农机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能力。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大对粮棉油糖和饲草料生产全程机械化所需机具的补贴力度。探索开展大型农机具、农业生产设施抵押贷款业务。2017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推广深松整地、精准施肥、精量播种等农机化新技术;要积极发展新能源农机装备,减少农机动力排放污染;要扎实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促进农机与农艺、农机化与信息化高度融合。可以说,农机化正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
一、今后五年工作思路
以“兴农机、强农业、富农民”为工作出发点和立足点,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实施六大工程,全力构建六大体系,扎实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突出抓好电动农机、丘陵山区、畜牧业和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等四项重点工作,全面提升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不断推进全省农机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力争到2022年,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3%左右。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一)围绕稳定粮食产能、提高农业竞争力,着力推进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进一步抓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以小麦、玉米、马铃薯、高粱、胡麻、莜麦、谷子等作物为重点,积极推进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的集成配套。加快丘陵山区特色作物生产机械化,协调推进畜牧业、高效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等机械化。
(二)围绕提高农机产品有效供给,着力加快科技创新,促进农机工业转型升级。以需求为导向,加强产学研结合和科技创新联盟建设,推进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化,加快农机产品和农机化技术的创新,切实破解当前我省丘陵山区及特色农业“无机可用”“有机难用”的局面。
(三)围绕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着力加快资源节约型、生态友好型、综合利用型农机化技术推广应用。重点加快推广电动农机、节水灌溉、精准施肥施药、深松深耕、秸秆综合利用、残膜回收等机械化技术。扩大绿色环保、高效节约机械化装备和技术的推广应用。
(四)围绕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着力加快农机化服务产业发展。大力培育发展多元化、多业态、多形式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探索完善订单作业、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模式,加快推广“互联网+农机作业”的信息化服务,逐步形成总量适宜、布局合理、全程全面、经济便捷、专业高效的农机化服务新格局。
二、今后五年重点工作
今后五年,省农机局将重点抓好以下七项工作:
(一)加快实施六大工程。农机化示范引领工程:继续在全省开展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综合示范县乡村创建活动,引领全省农机化发展水平再创新高。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快农村机耕道、农机具机库棚、农机维修网点等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机化发展基础。农机化经营主体培育工程,以“诚信、规范、创新、共赢”为发展理念,采取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章程制度、资金项目倾斜、创建农机化示范社场户等措施,大幅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机械化生态保护工程,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农机深松整地、柠条机械平茬、秸秆综合利用等绿色、节能、环保农机化新技术。农机工业转型升级工程,争取省政府出台扶持农机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政策,大力发展智能型、复合型、环保型等新型农机产业,促进农机工业实现转型升级、弯道超车,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机械化农产品加工工程,实施农产品产后处理及初加工装备技术示范,大力推广农产品加工装备及配套设备,提升农副产品初加工能力。
(二)全力构建六大体系。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继续深化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重点加强县、乡农机推广机构建设、条件建设和队伍建设。农机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按照“健全体系、提升能力、畅通渠道、有效监督”的原则,完善农机质量投诉机构,健全农机质量法规体系和标准化体系。农机安全监理体系,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进一步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监理机构、装备和队伍建设,完善配套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农机化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农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健全农机制造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密切协作、共同发展的农机化科技创新体系;推进省级农机化科技创新联盟和产业技术联盟建设;加快推进省级农机重点实验室和中试基地建设;落实好科研成果权益分配相关政策,加快推进农机化科技成果转化。农机教育培训体系,逐步完善以农机化培训学校为主体、其它社会培训机构广泛参与的农机化教育培训体系。农机化信息服务体系,建立农机化大数据库,升级改造农机化信息网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探索“互联网+农机化”服务新模式,加快构建覆盖全省的农机化电子政务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以信息化引领农机化快速发展。
(三)规范廉洁高效实施农机化扶持政策。围绕提升产业、强农惠农的目标,按照大稳定、小调整、严监管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农机化政策实施思路。坚持做到“三个倾斜”。一是在资金使用方向上,重点向农机化综合示范县乡村倾斜;二是在补贴范围上,重点向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丘陵山区、畜牧业和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倾斜;三是在补贴对象上,重点向农机化示范社场户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倾斜。同时,坚持全方位公开农机化政策内容、补贴对象、操作程序、资金使用、工作进展等信息,做到政策实施各环节、各层面、各个主体公开透明。进一步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加强督察检查,确保资金安全、干部安全。
(四)着力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以“诚信、规范、创新、共赢”为理念,坚持增加数量与提升质量并重、拓展服务领域与延长服务链条并举,加快构建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和机械化家庭农场为龙头,农机专业户为基础,农机中介、维修等服务组织为保障,利益联结为纽带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五)扎实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把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作为推进农机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工作来抓,在组织领导、工作机制、政策扶持、技术创新、绩效管理和宣传引导等方面狠下功夫,突出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有效提升农机作业水平,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六)加快推进丘陵山区、畜牧业和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鼓励和扶持农机企业、农机科研组织对丘陵山区、畜牧业和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急需的关键技术和装备组织开展联合攻关,集中力量突破技术瓶颈,研发一批丘陵山区、畜牧业和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急需的农机产品,引导推广一批成熟通用的装备,配套一批特色产业专用机具。建立一批丘陵山区、畜牧业和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示范点,并以示范点为样板,带动丘陵山区、畜牧业和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
力争到2022年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3%
(七)强化农机安全生产。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要求,认真履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职责,完善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生产措施,努力实现省政府下达的农机安全控制指标。在重要农时季节,依法开展在用的特定种类农机产品质量调查,依法受理和处理农机产品质量投诉,切实维护购机用机农民的合法权益。联合工商、质监等部门开展农机市场打假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机及零配件行为。
三、2018年工作打算
2018年,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再提高1.4个百分点;补贴3万户农民购买3.2万台件农机具;实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面积545万亩;深入开展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示范县乡村和农机化示范社场户创建活动;稳步推进电动农机、丘陵山区、畜牧业和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重点做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深入开展“两个创建”活动,推进农机化转型跨越、先试先行。继续在全省深入开展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示范县乡村和农机化示范社场户创建活动。采取区域集中、项目捆绑、资金整合、技术集成,在全省建设20个农机化综合示范县,带动全省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9.5%以上;在全省重点扶持建立30个农机示范合作社,探索建立10个智慧农机合作社。探索组建农机合作社联合社以及农机作业公司。在58个贫困县每县至少建设1个农机合作社资产收益性扶贫试点。到2018年,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2500个左右,有效解决农村 “谁来种地”和“怎样种地”的现实问题。
(二)扎实推进“1+6”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在全省建设一批小麦、玉米、马铃薯、高粱、莜麦、胡麻、谷子等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和示范点,重点示范推广主要农作物耕、种、管、收等机械化生产主要环节急需机具和技术。工作中,一是根据不同地区的优势作物、经济条件、生产规模、机械化水平等因素,推动农机化技术集成,优选适宜的技术路线和装备,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二是主动协调农业、科研、生产单位,联合组建技术攻关专家组,探索和实践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的新办法新途径,破解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的技术瓶颈。三是以政府扶持为引导,以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生产规模经营者为主体,广泛吸引农机生产企业和农业科研、推广和教育等部门参与,汇聚各方力量,增加资金投入,形成合力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的良好格局。
(三)规范、精准、高效落实农机化扶持政策,确保取得实效、惠及农民。重点是毫不松懈、精准规范、廉洁高效地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和新型职业农民(农机操作手)补助培训等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在工作中,省农机局将不折不扣执行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不断完善工作程序,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强化督查监管,加大违规行为惩处力度,全面公开政策信息,全方位接受社会各方面监督,真正做到阳光操作、惠及农民。2018年,计划补贴3万户农民购买3.2万台农机具;投入2000万元资金,补贴实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面积65万亩;投入840万元,扶持农机合作社开展资产收益扶贫试点工作,支持基层积极探索和总结推广更好的农机合作社扶贫模式,鼓励基层争取其他扶贫整合资金,进一步扩大受益贫困户覆盖面;投入700万元资金,补助培训新型职业农民 (农机操作手)7000人。
(四)稳步推进丘陵山区、畜牧业和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努力构建农机化精准扶贫模式。我省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丘陵山区,为此,省农机局将农机化工作与农机精准扶贫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确定了2018年重点推进丘陵山区、畜牧业和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满足贫困地区农民用机需求,实现增产增收。一是在我省东西两山丘陵山区创建丘陵山区农机化综合推进示范区或示范点。二是在设施农业主产区,建设标准型、智能型设施农业机械化示范点,重点示范推广耕整地机、电动运输机、自动卷帘卷膜及放风设备、水肥一体化灌溉设施、二氧化碳气肥机、杀虫灯、土壤消毒机、增温设备以及自动化监测、智慧决策控制系统与设施农业装备的集成应用。三是创建残膜回收示范点,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农田残膜回收(处理)装备和技术。四是创建畜禽粪污处理示范点,引进、推广先进的畜禽养殖饲喂系统,引导养殖户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五是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饲料化、肥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利用,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六是安排25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建设农产品产后处理及初加工装备技术示范项目40个,带动引进农产品产后处理加工机械 500台(套)。七是新建、改造农村油磨坊200个,实现农民粮食加工不出村、油料加工不出乡的目标。
(五)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和农机质量监督,进一步巩固农机安全生产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在农机安全监理方面,在重要农时季节适时开展常态化农机安全生产检查,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隐患治理专项行动,从源头上遏制农机事故。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争取再创建1~2个全国或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在农机质量监管方面,依法开展农机质量调查工作;联合工商、质监部门,加大打击假冒伪劣农机产品和配件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农机质量投诉机构建设,依法受理和处理农机质量投诉案件。
(六)加快建设省级农机服务智慧管理平台。继续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有关“发展精准化生产方式,实施农机定位耕种等精准化作业”和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展智慧农业工程,推进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和农业装备智能化发展”要求,争取资金,建设具备农机动态、作业统计、深松监测、调度指挥、安全管理等功能的全省农机服务智慧管理平台。在充分借鉴黑龙江、江苏等兄弟省市成功经验,以及我省晋中市、高平市、襄垣县等基层平台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初步搭建起省、市、县三级联网覆盖的全省农机服务智慧管理平台框架,并开始试运行,重点在全省农机深松、玉米机收的实时监测和远程监管上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建立全省管理平台,及早解决各市、县管理平台各自为阵、标准不一、设备平台不兼容、财政重复投资建设等问题,实现全省农机服务管理大数据兼容、共享、互动,大幅度提升我省农机服务管理精准化、智能化水平。农业新闻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农业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农业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农业新闻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qq:330109733 电子信箱:help#n768.com(请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