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经销商转型方向何在?
近两年,随着农资终端竞争的白热化、种植大户和合作社的兴起,零售商的销售渠道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经销商需要思变转型。现有的农资、农机和农技服务体系已不能胜任对规模农业的支撑,即便部分种植大户和合作社购入了部分现代农业机械,但使用率不高,其运营成本甚至高于传统农业。在这种情形下,笔者认为需要细化的社会服务体系来支撑,建议想转型的经销商可以向植保服务商转变。
小编认为,植保服务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在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能大幅降低农业机械的使用成本和消耗性农资的流通费用。以小麦收割为例,专业“麦客”跨区收割作业能提高收割效率,同时大幅降低人工成本。
目前水稻、小麦、玉米、果树、甘蔗、蔬菜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水稻的育插秧、果树,以及甘蔗、蔬菜的收获等环节,基本还靠人力或简单的工具操作。小农户零散采购种子、农药、肥料和农机时,经过经营环节层层加价,农资产品的价格被推高,整体拉高了种植成本。除部分作物收割基本实现了跨域作业外,大部分农事服务还没有规模服务商参与。例如水稻育插秧、施肥、植保、烘干等农事作业的社会化、全程化和跨区作业还没有兴起,南方水稻区还是靠人力种植,在劳动力价格日益走高的趋势下,这种传统农业的种植效益完全没有竞争力。
对于种植大户和合作社,由于缺乏社会化、全程化的植保服务组织,被迫自己投资购买昂贵但利用率极低的农机,使农业生产除背负沉重的农机折旧成本、投资财务成本、存放成本和专业农机手工资成本,大户和合作社的盈利自然难上台阶。
未来,综合植保服务业将为农药、种子、肥料、耕作、管护、收获、烘干等农事操作提供便利,帮助农户大幅节约农业投入成本,相关市场的空间很大,是经销商寻求转型的方向之一。农业新闻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农业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农业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农业新闻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qq:330109733 电子信箱:help#n768.com(请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