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一些农村基层党建“家族化”的苗头!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不少地方涌现出一些“明星村”。这些村子在当地名气大、影响广,成为周边农村学习的对象。半月谈记者走访一些“明星村”发现,这些村子在基层党组织建设、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令人羡慕成就的同时,也存在基层党建“家族化”的苗头和隐忧,值得警惕。
“家族化”苗头存隐忧
从走访的部分“明星村”来看,这些村子党建工作扎实,党支部威望高、凝聚力强,“三会一课”等常年坚持。不过,这些村子的发展也出现一些隐忧,集中体现在基层党建“家族化”苗头上。
老支书家族成为党组织主干力量。农村发展党员呈现家族化趋势,在一些软弱涣散村较为普遍,在“明星村”也出现了苗头。
在创业过程中,老支书要调动家族力量为村子做贡献,也在客观上为家人入党提供了群众基础,锻炼了能力。久而久之,党支部党员特别是一些重要岗位上,难免会出现家人的身影。
要害部门由老支书家族成员把持。集体经济是“明星村”最核心的资源。记者调研发现,在集体经济管理等方面,领导职务往往由老支书亲自兼任或直系亲属来担当,一些较大的企业甚至从村外请来女婿帮忙。
老支书“一言堂”现象明显。多年奋斗的成绩给老支书带来巨大声望,实际决策中,“一言九鼎”的老支书经常可以凌驾于党支部之上。某村此前由村两委通过决议,引进村外资本发展产业,但最后老支书主意变了,直接推翻了两委的决定。而对于这种现象,大部分村民认为是正常的。
村内不同意见发不出声音。一家一姓长期担任村内重要职务,在利益错综复杂的村里难免有反对的声音,但“明星村”反对声音只能私下发牢骚,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发声。这一方面是因为老支书家族势力过大,另一方面是由于当地政府往往依靠老支书这样的能人治理乡村,对村内反对声音有意忽视。
老支书培养家人“接班”气氛浓厚。老支书一般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上台的,彼时不少村子基础薄弱,老支书凭借自己的能力、成绩和人格魅力,成为“当家人”,不少老支书甚至为村子做出了很大牺牲。现在老支书上了年纪,更倾向于培养自己的子女担任接班人。
从全国来看,一些“明星村”已经完成了子女接班,而一些村子正在培养中。一些村子的村民反映,子女接班的趋势很明显。
靠能人搞党建,还是靠组织搞党建
归根结底,“明星村”党建的人治色彩浓厚,更多的是依靠能人搞党建,而非依靠组织搞党建,即所谓“靠支书不靠支部”。这对基层党建的侵蚀是严重的。从表现上来看,“明星村”与软弱涣散村的党建一好一坏,差别极大;从本质来说,却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是同构的。
这种侵蚀往往隐蔽性较强。从程序上来看,所有操作都是合法合规的,经过了村集体、支部决议。这些村子往往是当地的典型、标杆,影响力大,地方政府不愿触碰这个难题。从长远来看,“明星村”需要打破一家一姓一人对村子的过分管控,才能实现稳定发展,这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管理制度。
——克服基层党组织重形式轻内容的弊端。一方面,加强上级党组织对农村党组织的监督;另一方面,对“当家人”在任期间发展亲属入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严格把关,规范操作,全程公示,进一步接受群众监督。有专家建议,要重点关注发展党员有“近亲繁殖”苗头和现象的村党组织,并建立预警制度,做到事前控制和管理。
——完善村民代表制度。要规范村民代表的产生,使之具有代表性,要合理确定村两委委员、妇女代表、小姓家族代表等的比例,确保村民代表可以真正代表村民,让村民代表可以发挥对村两委的监督作用。
——完善村内监督制度。长期以来,村务监督委员会处于虚设状态,成员多由村两委来担任,起不到监督作用。去年以来,一些地方探索村务监督委员会对乡镇监察员负责制度,强化了监督效果,对家族势力起到了一定制衡作用。农业新闻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农业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农业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农业新闻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qq:330109733 电子信箱:help#n768.com(请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