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网站首页|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农业新闻网
2015最新温县铁棍山药销售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要闻 >> 正文

邹城:退耕还果还出绿富双收

内容字号:
更新日期: 来源:农产品信息网 点击: 次  [打印] [收藏] [关闭]

山上松柏葱郁,山中花果飘香,乡村环境优美,百姓生活富裕。在山东邹城,“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为生态建设和产业富民找到了最佳结合点,走出了一条“农民得实惠、政府得生态”的双赢之路。
  差距催生改变
  邹东山区与邹西平原的发展曾经反差明显。
  邹城西部为重工业区,经济发展迅速,百姓收入较高。而占市域总面积74%的东部丘陵为农业区,风景优美,树木不多,林木覆盖率仅为28%。山区群众多以种植花生、红薯等传统农作物为主,过度垦荒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地产出逐年下降。“山岭薄地,一年一季”,每亩每年的收入仅有六七百元。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产业过度集中,人口涌向西部,城市整体发展受到限制。
  差距催生改变,政策因势而动。
  2011年9月,邹城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的意见》,决定利用5年时间,按照宜林山体上部建设生态林、中下部建设经济林的模式,相对集中实施不少于5万亩的退耕还林。其中,在砂石山区,栽植以松树、侧柏为主的生态林,以大樱桃、大枣、板栗、苹果、桃为主的经济林;在青石山区,栽植以侧柏、黄栌为主的生态林,以核桃、柿子为主的经济林。
  为调动农民参与退耕还林的积极性,市财政从经济林建设当年开始连续补助4年,区分不同树种第一年每亩分别补助500元或300元,第二至第四年每亩分别补助200元,仅此一项的财政投资就超过3000万元。同时,以“村级信用联盟”形式,对参与退耕还林的农户(公司)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支持,提供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政策,市财政对第一年贷款实行全额贴息。鼓励退耕还林户自愿参加保险,市财政承担保险费用的50%,减少重大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
  与此同时,市政府协调水利、交通、供电等部门,将基础设施建设等向退耕还林区倾斜,解决果树浇水、用电、运输等问题。
  各项奖补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发展果树的积极性。截至2017年底,邹城市9个山区镇已实施退耕还林15万亩。树越来越大、果越结越多、生态越来越好,山区群众口袋越来越鼓,精神面貌也越来越好。
  规模带动效益
  “过去一些镇村也栽植过果树,但多是一家一户、一亩半亩的零星栽植。”邹城市林业局局长高凤军说,由于经营不成规模,农民在果树管理上精力不足、技术有限,果品质量不高,果贱伤农问题持续困扰着政府和群众。
  补齐短板,邹城开始在规模发展和技术支撑上做文章。
  今年,大束镇葛炉山村的桃花节、采摘节共吸引游客30余万人,尚未进入7月桃子已被采摘、订购一空。村民们卖完了桃,三三两两商量着利用下半年的空余时间外出打工。
  2014年,葛炉山村开始种植桃树。村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共发展桃园1637亩,而全村只有326户1160多人,人均超过1亩。目前,桃树已开始挂果,亩均收入四五千元,高的超过万元。而此前,村民依靠农业的亩均纯收入不足400元。
  桃子供不应求,葛炉山村有妙招。“我们不追求个头大,只追求口感好。”葛炉山村书记李伟告诉记者,凭借得天独厚的土壤条件,合作社引入10个大桃优良品种,统一栽植、统一管理,桃树只施复合肥和有机肥,桃的甜度可达15.7-17。
  除此之外,合作社还有“外援”。去年5月,临沂市蒙阴县退休专家孙云政被推荐到葛炉山村,作为济宁市科技局科技驿站特派员,与邹城市林业局科技特派员王玉龙等一起,手把手指导村民桃树修剪、除虫、套袋技术。“我一个月有20多天吃住在村里,已经变成半个葛炉山村人了。”孙云政说。目前,科技特派员们已在村里带出了30多人的科技小队,能独立开展桃树管护工作;还建起24个示范园,让村民学有榜样。
  退耕还林工程启动以来,邹城市坚持土地流转先行、规模连片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林果协会等。全市建成特色精品林果基地43个,形成了张庄大樱桃、石墙薄皮核桃等优势产品,创立香城长红枣、张庄牛心杮等自主优质果品品牌。同时,以9个山区镇已实施退耕还果还林区为中心,向外辐射现代林果基地,重点发展大樱桃、核桃、桃、苹果、大枣、猪牙皂、柿子、板栗等林果,目前已建成现代林果基地9万亩。
  为提高管理水平,退耕还林区按照每500-1000亩的范围选聘林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市财政每年给予一定资金补助。各山区镇成立了专业技术服务队伍,各林果重点村组建了专业技术队伍,县市级每年培训林农超过2万人次。
  融合实现优化
  2017年,香城镇泉山沟村以退耕还林为依托,新栽植2700亩大樱桃,打造总面积3000亩的大樱桃采摘园。结合已建成的葡萄精品采摘园、民俗民宿馆和孔孟文化培训基地,以泉山休闲农业观光园为主体的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提升。
  香城镇党委书记崔俊锋介绍,泉山沟村距离城区仅8公里,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地理优势。依托退耕还林工程,镇里引入企业栽植果树、开发旅游业,同时利用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开展路网绿化、基础设置建设等,携手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片区。
  距泉山沟村不远的北齐村是北方较大的猪牙皂基地,现存300年以上古皂角树100余棵。2013年,北齐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皂角树育苗基地500亩,实施了村庄硬化、绿化、美化工程。北齐村入选山东省森林村居、中国最美乡村,建成了便民服务中心、乡村驿站、鑫齐生态园等,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观光农业,一年一度的清凉季生态游都能引得游客络绎不绝。
  在退耕还林工程中,邹城坚持山、水、林、田、路、景、园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做好果园与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农业、森林旅游相结合的文章,投资3亿元建成美丽乡村201个、生态文明村331个,构建了以林业特色镇村、林果采摘基地、森林(湿地)公园等多形式结合的林业旅游发展体系,培育发展“森林+”生态游、休闲游、采摘游、农家乐等新业态,促进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着力打造春赏花、夏采摘、秋收获、冬体验的四季旅游新格局。全市每年举办香城梨花节、香城红枣节、葛炉山桃花节、张庄镇樱桃采摘节、郭里镇核桃文化节会等森林旅游节庆活动20余次,2016-2017年全市生态旅游游客达137.6万人次。
  初秋时节,邹东山区又一批果树进入了盛果期,期待着与“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一道,结出丰收的果实。农业新闻网

2017“河南最美乡村”宣传推荐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农业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农业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农业新闻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qq:330109733 电子信箱:help#n768.com(请把#换成@)
苏宁易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