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家庭农场主的喜与盼
“十一”国庆长假,适逢秋收。今年是国家降低水稻最低收购价的第二年,黑龙江省的家庭农场主等新型经营主体适应市场的能力越来越强,尽管他们没有时间享受假期,但脸上却洋溢着喜悦,对未来充满期盼。
每年的“十一”长假,都是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七星农场家庭农场主张景会最忙的一段时间。“十一”长假第一天,一大早张景会就来到稻田,收割水稻。谈起今年秋收,让张景会高兴的事就是种的668亩水稻喜获丰收,不仅实现了“种得好”,而且还“卖得好”。
张景会在七星农场是有名的科技种田能手。多年来,他积极尝试新技术,种植的水稻,田里田外无杂草、标准高。今年他采用了侧深施肥插秧技术,这项技术减少了化肥用量,提高了化肥利用率。
去年起,国家降低水稻最低收购价,张景会加快转型闯市场,通过改良品种,为大米找销路。“以前都是种圆粒水稻,主要靠国家政策,收了稻谷就往粮库拉。现在看市场需求,改种长粒香,就是为了赶好行情卖好价。”张景会说。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绿色、优质、安全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今年,张景会通过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发展了200多亩绿色水稻,每亩产量达1200多斤。张景会将稻谷加工成大米,销往山东省潍坊市。
“我儿子在那里开了一家实体店,每斤大米在当地能卖到6元多,每亩比以前多收入500多元。”张景会说,还有一部分大米通过电商销售,尽管国家降低了水稻最低收购价,但由于建立了自己的销售渠道,降价对他影响不大。
谈起新期盼,张景会说,机械化让干农活的人越来越少,但这不代表农区不要人,而是需要更专业的人才,希望国家加大对专业人才下乡的扶持力度。此外,他还希望国家根据农业产业发展和市场变化,再多出台一些惠农政策,让每个家庭农场都能实现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农业新闻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农业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农业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农业新闻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qq:330109733 电子信箱:help#n768.com(请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