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岐山:“三变”改革引领脱贫攻坚 探索农村发展新模式
初春时节,勤劳质朴的西府农民依旧在地里忙碌着,位于关中平原西部的宝鸡市岐山县雍川镇宣旗营村的苗木花卉田里,这番热火的干活场面似乎让人忘记了天气的寒冷。
“得赶紧挖树苗,客商的车还等着呢。今年的苗木供不应求。村里的股份合作社有盼头的很。”村里的老书记袁占绪看着忙碌的干活人群甚是欣慰。
正月刚过,岐山大地正在热火朝天地围绕“三变”改革努力探索着,夯实农村产业基础,探索破解“空心村”的难题。当地干部群众正在持续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三变”改革,让农民“流转土地得租金、入企入社得股金、进地务工得薪金”,优化农村资源要素配置,增强了现代农业发展活力,正在努力探索农村发展的新路子。
雍川镇宣旗营村因盛产岐山当地手工制作空心挂面,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挂面村”,如今种植的3500多亩苗木花卉让这个村又一次成了“明星村”。
“三变”改革实施以来,这里是宝鸡市“三变”改革的示范村。宣旗营村探索出来的“股份经济合作社+特色产业+贫困户”模式,得到了省市各级部门的肯定,陕西省、宝鸡市“三变”改革现场会在这里召开。
在“三变”改革中岐山县雍川镇宣旗营村引进、新办6个新型经营主体,盘活土地资源,开展深度融合发展,仅劳务收入一项就达到150多万元,农民年人均增收882元。
该村村支书袁红权告诉记者:“三变改革以来村里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首先村集体经济的实力更强了,村两委的号召力更强了,村民干事的热情和积极性更足了,村子的发展更有后劲了。”
王宝英是雍川镇宣旗营村四组的一名贫困群众,今年65岁的她在当地农村只能算一名弱劳力。如今,她在村里股份经济合作社中打工,参与合作社的苗木管理,每年打工收入可以达到8000元左右,而且还能兼顾家里的农活。
“村股份合作社吸收了40多名像王宝英这样的贫困户在这里打工,平均每人的每年打工收入可以达到7000元左右。”老书记袁占绪告诉记者,合作社股份分成了成员股、扶贫股、土地股、资金股。每个村民可享受到1股的成员股,贫困户可额外再享受1.5股的扶贫股,到合作社分红时贫困群众的脱贫基本上可以得到解决。
“把农村的‘三变’改革与当下的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用‘三变’改革引领脱贫攻坚,通过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举措确保致富路上,困难群众一个都不落下。这是岐山在‘三变’改革中探索出来的做法。”对于“三变”改革,岐山主管农业和扶贫的副县长薛占斌感触颇深。
因地制宜,是岐山“三变”改革中另外一个亮点。在岐山县东部的益店镇宋村,两千多亩富硒小麦正在茁壮成长,几个月后这批富硒小麦收成预计可实现产值600万元。同时该村为了提高富硒小麦的附加值专门注册“周易”牌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面粉商标,年产富硒面粉700吨,实现产值1200万元。
岐山县益店镇副镇长崔小丽告诉记者,在2016年该村引进浙商投资500万元,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富硒小麦研究技术,以扶贫助农政策为支撑,动员广大群众流转入股土地2000亩,打造岐山富硒小麦生产基地;以党员干部带头流转入股为引领,发动群众现金入股10万元,吸纳股民2349 人,发放股金证619本;选举产生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会成员7名、监事会成员5名、股民代表40名,形成了“企业投资+技术支撑+合作社管理+农户参与”的利益互联体。
据益店镇镇长张亚斌介绍,下一步益店镇将以“三变”改革为契机,因地制宜、创新机制充分、突出“产业+龙头+扶贫”的内涵,鼓励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带动关系,切实提高产业增值能力和吸纳贫困劳动力。同时,增强基层党支部和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增强村集体经济。
充分利用在外成功人士的带动作用,推动“三变”改革深入推进是枣林镇神差村探索出来的新模式。
赵恩强是神差村的一名颇有名气的成功人士,前几年靠卖擀面皮积攒了一些家业,后来回乡建立农业种植合作社,旨在带动乡亲们共同富起来。和赵恩强一样,村里面还有两个农民合作社也是由当地成功人士返乡建立的,于是大家一拍即合,联合起来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大家决心为村里的发展共同做点事,破解农村产业发展乏力的难题。
神差村通过清产核资、股民身份认定,整合三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了“神差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在实际运行中神差村探索出了“五份合同保收益,三产融合促发展”的思路。通过托底保障合同、生产托管合同、土地流转合同、种植承包合同、订单收购合同等五份合同,保障合作社体系稳定、保障入社村民基本权益。
目前神差村量化资本总额124.32万元。设集体股、成员股、土地股、资金股、集体资产按集体2090成员8090量化集体股和成员股、设定股值300元、总股数41444股,其中集体股848股、成员股3390股、土地股26080股、资金股11126股,股权结构为:集体2%、成员8.2%、土地62.9%、资金26.9%,初步形成以股份聚集资源、壮大集体经济的新格局。
如今,赵恩强不仅是村股份合作社的理事长,也是神差村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两职,想带着乡亲们把村里的产业做大,让神差村真正富起来。目前该村猕猴桃、花椒总面积已达到1500亩,发展金丝黄菊、苗木花卉等100亩,生猪存栏1.2万头,为农业转型、农民增收注入了新活力。
赵恩强告诉记者,通过积极发展股份经济、壮大了集体经济、建立了“集体经济为纽带、主导产业为引领、农户参与为核心、贫困户参与为优惠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了村有经济、户有项目、人有门路,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探出一条好路子来。
此外,岐山县在“三变”改革中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因地制宜的稳步推进“三变”改革在农村落地生根,确保政策能更好地符合不同农村的实际情况。
岐山县枣林镇以安家庄、尉迟、范家塬、罗局等重点村为抓手,整合贫困村经济合作社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发展秦香土榨油、福瑞祥油用牡丹、美猴王猕猴桃、茂达源双矮苹果等6个专业合作社,实现农户参与和产业嵌入。目前,6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累计发展油菜种植、白皮松苗圃、苹果、猕猴桃、碧桃、文冠果等产业3500多亩。
凤鸣镇庵里村以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为基础,依托岐山八景之一的“紫福烟霞”,打造旅游景点资福宫,确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乡村+扶贫+股东”的“三变”改革模式,旨在通过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农民致富。
故郡镇郑家桥村依托土地股份合作社,加快土地流转步伐,让农民以土地股份入股形式,与中国500强企业——东岭集团“牵手”,全力打造苗木花卉产业扶贫基地,提升了土地资源利用率,使农民找到了脱贫门路,带动54户88人参与务工,将对带动故郡镇生态农业和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在岐山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冯宏斌看来,制度的保障是岐山“三变”改革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因地制宜地通过“三变”改革增强农村自身的造血功能,让经济基础殷实的村集体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为当地群众提供持续稳定的收入是“三变”改革的重要目的之一。
人民网记者从岐山县扶贫开发办公室获悉,“三变”改革实施以来,岐山县拿出财政扶贫资金1946万元,为全县45个贫困村每村注入发展村集体经济启动资金20万元,8个股份制改革完成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每个村另注入产业扶贫资金50万元,成立贫困村村集体经济组织51个、互助资金协会20 个,效解决了“空壳村”产权改革发展无资金难题,并完善用地、用工、税收、帮扶等方面的配套措施,为推进“三变”改革提供政策保障。
“三变”改革的逐步落地为岐山当地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村集体的力量强了,为贫困群众脱贫兜底就更有力度了。激活农村资源,盘活土地等资产的变现能力,增强了农村的自我造血功能,让农民尤其是贫困户不再守着“金饭碗”要饭吃。
岐山县副县长薛占斌告诉人民网记者,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岐山县结合具体实际,把“三变”改革作为脱贫攻坚的“突破口”,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主线,盘活农村的资源、资产、资金,激活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住房财产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创新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机制,有效激活了农村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探索出了一条新模式。农业新闻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农业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农业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农业新闻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qq:330109733 电子信箱:help#n768.com(请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