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村民看病办事不出村
春光明媚,桃花吐蕊。对于水蜜桃产地上海浦东新区大团镇赵桥村的村民来说,尽管人工授粉工作很忙,他们还是喜欢在劳动之余来村里的“家门口”服务中心转转。这里可以配药测血压、听戏学舞蹈、找干部办事……用村民的话说,就是看病办事不出村,“家门口”都能搞定。
赵桥村是一个缩影。2018年以来,浦东新区在村层面试点建设“家门口”服务中心,打造“四站一室”(党建服务站、市民事项受理服务站、文化服务站、联勤联动站和卫生室)的功能载体。预计到今年4月底,全区362个村将实现“家门口”服务全覆盖。
浦东川沙新镇的界龙村村委会原来在一幢500平方米的两层独栋小楼办公,现在已经搬出来,腾出的空间将建成村里的家庭医生诊所。搬出独立办公空间的村干部们,如今都集中在新的市民事项受理服务站。
据了解,以往村里仅提供少量代办服务,现在全区统一市民事项受理服务站建设标准,有199个服务事项可全覆盖帮办完成,33个事项可通过“一网通办”系统自助办理,29个事项可当场办结。
浦东新区地工委副书记凌军芬说,村干部从封闭办公到开门办公、从分散办公到集中办公,带来的不仅是空间的改造,更是作风的转变,干群的距离越近,“家门口”服务越温馨。
“家门口”服务好不好,老百姓心里有杆秤。3年前,浦东新区张江镇环东中心村村民宋阿姨突发脑梗,半身偏瘫,术后进入康复训练,家人轮流请假,来回折腾不少。自从“家门口”服务增设了中医理疗站,老伴每周二、四都推着轮椅陪着宋阿姨前来针灸、推拿,单程只需10分钟。
据了解,环东中心村的卫生室配备了全科医生、中医科医生等共计7名医生,康复室增加了10种专业器材,药品种类由原来的180种增加到305种。农业新闻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农业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农业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农业新闻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qq:330109733 电子信箱:help#n768.com(请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