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三道坎“借”出致富路
家住重庆市綦江区安稳镇麻沟村的徐刚,如今是当地有名的养羊大户。谈到自己一路走来的坎坷,徐刚说,正是这些经历让他创造了“借养模式”,最终走上了致富路。
第一道坎:贫困村如何选择产业增收破解:抓住“安稳羊肉”这块活招牌
2009年的麻沟村是原綦江县30个贫困村之一,经济十分落后,当地村民仅靠种点粮食过活,年收入不过1000多元。这样的条件能发展什么产业呢?这是摆在徐刚面前的第一道坎。
为了回家创业,徐刚没少东奔西跑。到各地去学习、泡图书馆翻阅资料、向专家请教……经过多方考察,他发现村里的条件很适合养山羊。就这样,徐刚开始了他的养羊生涯。
从最初的10多只羊发展到现在的200多只,徐刚在山上租的羊圈已经渐渐不够用了,他就在山下找了个地方,开阔,交通便利,更便于管理。
第二道坎:羊借给村民下羔会不会亏破解:摸索出双赢的“借养模式”
徐刚的羊是越养越多,产业越做越大,但他没有忘记回家创业的初衷,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刚开始,徐刚试过很多办法,想让村民们跟着他一起养羊,利用他现有的销售渠道,只要肯养销路就不成问题。可是来问的人多,真的愿意跟他一起养羊的却很少。“大家想养,就是不想出钱。”徐刚说。这就成了他带领村民致富的第二道坎。
就在徐刚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位村民主动找上了门,他也跟其他人一样,想养羊却不想出钱。他给徐刚出了个主意,让徐刚把羊借给他养,等生了小羊,小羊归他,大羊还给徐刚。徐刚琢磨着,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就同意了。
徐刚“借羊”的消息很快在村里传开了,前来“借羊”的村民也越来越多。最开始是周边的几户,慢慢的村里其他人也都来向他“借羊”。由于来“借羊”的人太多,徐刚就设置了门槛,只借给那些愿意养羊和愿意发展养羊产业的村民。
就这样,徐刚开始经营起了他的“借羊”模式。他把能够生育的大羊借给村民,村民帮他喂养,减少了他养羊的投入;而村民则可以得到小羊羔,省去了养羊的初期投入;同时徐刚还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帮助村民更好地养殖山羊。
徐刚的邻居徐中玉就靠“借羊”走上了致富路。最初,他从徐刚那里借了五六只羊来喂,一年下来,大羊产下了10多只小羊,他就把小羊留下来继续喂养,把原先借来的五六只大羊还给了徐刚。“现在我都有几十只羊了,公羊也已经卖了十几只。这种羊比原来的土羊一年能多长40斤肉。”徐中玉说。
徐中玉给笔者算了一笔帐,按照目前市场价每斤羊肉20元(加工后)计算,每只山羊每年就可以多赚600元至800元。
第三道坎:扩大规模怎样破解资金瓶颈破解:微企扶持政策增强发展信心
在麻沟村,像徐中玉一样靠“借羊”致富的村民还有很多。在这样的双赢模式下,徐刚的养羊规模也在迅速扩大。目前,徐刚共养殖山羊200多只,并与70多户村民签订了“借羊”合同,预计年收入在20万元左右。在徐刚的带领下,麻沟村今年养殖山羊的总数达到了3000多只。原来的贫困村,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山羊村”。
徐刚告诉笔者,虽然现在在资金上遇到了些困难,但有微企帮扶政策,他对未来的发展很有信心。徐刚说,现在村里的山羊养殖已经形成了产业,下一步,他还想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发展到300只至500只,再引进些其他品种来试养,如果试养成功,他就要继续丰富养殖种类,与村民一起把麻沟村打造成远近闻名的生态农业村。
-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农业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农业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农业新闻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qq:330109733 电子信箱:help#n768.com(请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