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夏粮收获的“轻松”与“沉重”分析
春争日,夏争时。经过10天的奋战,本市夏收、夏种已经完成,170万亩夏粮实现颗粒归仓。“三夏”期间,全市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3300台,播种机1.1万台,小麦机收水平达到99%以上,玉米机播水平达到95%以上。因为有了现代农机作业替代人工辛苦劳作,使过去忙碌而繁重的“三夏”已变得轻松简单起来。
虽然目前农机发展势头强劲,作业效果较好,但仍存在农机具维修难、农机用油市场不稳、农机作业成本较高、农机作业单位面积较小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农机作业的发展。为实现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现代化整体效益,要提高农机具作业效率和效益,化解这些不利因素,还急需各有关部门共同配合参与。
3300台联合收割机上阵170万亩夏粮颗粒归仓
“三夏”,武清区学兵农机合作社出动了6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和30多台深松机、旋耕机、拖拉机。农机大户唐学兵告诉记者,“三夏”期间,他们每天早晨4点半起床保养车,6点正式下地,每天晚上11点多回去;中午歇人不歇车,吃饭就在麦田里。由于天气好,没下雨,再加上农机部门服务到位,联合收割机没有窝工,平均一天以600亩的速度抢收。今年每亩机收小麦为60元,再加上耕、种,一亩地收取农户费用80多元。除去雇工费用、耗油等费用,今年农机合作社收入12万元左右,基本满意。武清区南蔡村镇麦农张兴旺高兴地说,有了小麦联合收割机,家里6亩麦田一上午就完事了,下午就完成了播种。不但自己没耽误在企业上班,在外地工作的孩子也没请假回来帮助收麦。
市农机局副局长胡伟介绍,为确保“三夏”农机作业速度和质量,他们提前组织各有关区县农机部门对农机具进行了维修,成立了“三夏”工作服务队,24小时给机手提供各种服务,提前给全市100多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手进行了专业培训。夏收之前,他们还组织有关区县农机部门对今年夏粮收获进行了认真调查摸底,详细掌握了夏收夏种面积、分布区域、作业时间、机具需求等信息。他们还通过电话咨询、网络发布、短信提醒等方式提供给了广大农机手,引导其提前签订作业合同,落实作业地块,开展订单作业和机收、机耕、机播“一条龙”服务。今年本市“三夏”农机化生产基本做到了机具合理调配使用,作业平稳有序开展,实现了“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体目标。全市170万亩夏粮在10天左右的时间内就实现颗粒归仓,同时完成了夏播任务。
记者视线
问题一:柴油市场变幻莫测农机合作社期盼签合同
近年来,为确保“三夏”柴油供应,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农业部要求中石油、中石化两个集团公司努力增加成品油生产,加大资源投放,继续严格控制柴油出口,向农机大户倾斜,确保国内市场成品油供应。但实际上,近年来一些农机大户仍然面临“三夏”加油难题。武清区一位农机大户告诉记者,因担心今年“三夏”期间柴油涨价,春节后就从油品公司预订了柴油。让他哭笑不得的是,由于受国际油价下跌的影响,今年“三夏”期间国内柴油价格下降,让他吃大亏了,他多付出7000元的油费。他说,他们农机合作社每年需要柴油25吨左右,在当地也算得上是一个用油大户,但相关油品销售公司不愿跟他签订一个稳定的供油合同。“三夏”期间,柴油供应充足,价格稳定;但如果明年再赶上供油紧张,说不定仍然会遭遇加油困难。
“三夏”农机用油,是由来已久的老话题。近年,市场油价持续走高,特别是燃油税实施以后,油价居高不下给农机作业造成沉重负担。为此,农机部门前几年曾和一些油品公司合作,采取发放加油卡的方式,方便农机手用油。但后来发现,他们辛辛苦苦制作的加油优惠卡受到了农机手们的冷落;加之近一两年“三夏”期间柴油供应总体稳定,所以去年和今年他们也就没有再给农机手们发放优惠加油卡。
蓟县等区县一些农机大户说,他们之所以对加油优惠卡不领情,原因在于油品公司附加了很多条件。比如,要到指定的加油站加油等。这些指定的加油站往往在比较偏僻的地方,路途远;有时赶上大家都去加油还要等很长的时间,太耽误时间。与其跑很远的路到所指定的加油站加油便宜一点钱,还不如就近加油省下时间多收几亩麦子。这些农机手建议,油品销售公司能否对他们这些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用油方面给以一些照顾,比如能否跟他们签订一个常年供油合同。一来可以稳定柴油消费用户,二来也可以确保农业生产用油,一举两得,互利互惠。市农机局负责人表示,今后,他们将继续千方百计帮助协调解决农机大户“三夏”用油,确保本市农机作业用油稳定。
问题二:农机厂家服务不完善农机大户呼唤建4S店
今年“三夏”期间,记者曾在武清区机收小麦现场看到,虽然生产厂家派来了维修直通车,还来了3位维修人员。但打开车厢,里面除了一套起降架外,空空如也,什么农机配件也没有。当记者询问他们为何不带一些零配件时,三个人均笑而不答,让人一头雾水。唐学兵告诉记者,他组建的农机合作社现有40多台套农机具,为了应对农机具突然出现故障,他家的院子里有焊枪、小型切割机等多种机器维修设备,原因就是目前市场上农机维修的成本高、效果差,逼得他要靠自己维修。他告诉记者,“三夏”作业收割机昼夜转,对其部件的损害很大,尤其是割刀。一般情况下,一个“三夏”机收过后,小麦联合收割机的前部的割刀都要更换。但由于距离厂家距离远,又缺乏专业的维修厂家,所以更换起来很费劲。不得已,他和弟弟只能通过看书学习掌握维修技术,并准备了一些维修设备,做到一般的小毛病都自己维修。他说,由于天津目前没有大型农机配件市场,他们购买配件要到外地去买,但配件质量质次价高。
静海县一位农机大户告诉记者,去年“三夏”期间,他的2台收割机由于作业时用得太狠,链条和轴承出了问题。当时给厂家打电话,由于过了“三包”免费服务年限,厂家说现在太忙,让他等等。当时正割麦子,等不及啊,无奈之下,他不得不派人到外地买了一些配件将就着用,价钱还不低。他说,今年夏收已经结束,他们又要为秋粮收获做准备,要更换两用机互换割台,把割小麦的换成割玉米的。但这个活一般人员做不来,需要农机专业维修人员。
据了解,今年市、区县农机部门组织了多个“三夏”农机维修服务队,受到了农机手们的欢迎。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应该借鉴北京等外地农机主管部门的经验,通过和一些农机生产厂家合作建立农机销售、维修4S店。这样既可以让农机大户们就近买到合格的零配件并能够得到生产厂家提供的维修、保养等方面的“一条龙”式的服务;还可以让农户大户们和厂家形成良性互动,销售二手农机具、进行农机的改装等,互利互惠。
问题三:一家一户麦田太零散农机作业需要大田制
日前,在静海县西钓台村,记者见到村党支部副书记赵俊喜正带领农机服务队顶着炎炎烈日忙着给村民们播种大豆、玉米等秋收作物。他告诉记者,由于村里工业发展势头好,很多村民都到企业打工,没时间种粮田了。为此,村委会成立了农机服务队,对全村的1000多亩麦田实行统一耕种。由于村里麦田集中连片,使机收速度大大加快,农机作业效益非常突出。
宝坻区一名农机手说,如果麦收地块再集中一些,麦田再连片一些,机收、机播速度会更快、效益会更好。让他遗憾的是,他们机收的很多都是一家一户的一两亩地的小块麦田,由于面积较小,给机收带来了很大困扰。记者在武清区一个小麦机收现场看到,上千亩的麦田从远处看上去,金黄一片,麦浪翻滚;走进低头一细看,看到每隔一两亩地就会有高低不一的不同麦浪出现。村主任说,因种的小麦品种不同,有的高,有的矮;有的麦子成熟了,有的还没有成熟。当天收获的第一块麦田面积只有1亩,一窄条。农机手抱怨说,由于每家每户麦田面积太小,让机器不好掉头拐弯。机身掉得角度太大,就会把其他户的麦子给碾压了,人家不高兴;如果拐弯掉头角度太小,有些麦子就割不到。有时为了尽量割好,就要放慢掉头拐弯速度,这样本来一小时可以收割10亩,现在也就可以割8亩。这样机收速度慢,还特别费油。现在一小块一小块地收割,就如同买了一辆好车,时速可以达到120迈,但却限速让你只开到30迈,急人、窝工。他建议,在目前一些农户不愿意进行土地流转的当下,政府部门可以组织协调当地村委会建立小麦生产合作社,种植同一品种、统一耕种、统一收获,这样才能让农机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问题四:粮食收播农机近饱和温室大棚菜田缺农机具
日前,武清区农机局负责人对记者高兴地说,原以为全区60万亩小麦最少需要10天时间完成收割、播种,哪知5天左右就完活了。这除了天气给力外,农机数量投入较多则是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在这位负责人赞叹联合收割机、播种机数量多的同时,一些农机专业户则开始抱怨,由于近年来联合收割机的数量增加太多,使他们的“三夏”机收作业面积在缩小,生产效益开始下滑。一位农机大户说,过去收割小麦价格是农机手说了算,现在不行了,机收价格要和农户互相商量。虽然今年每亩上涨了5元,但赚钱却少了。因为割麦天热再加上辛苦,使雇工钱涨得更多,雇一个人一天给人家200元,去年只有100多元。
市农机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由于国家和本市加大了对联合收割机等农机具的补贴力度,使其数量迅速增加。就联合收割机来说,本市目前已经基本饱和。去年本市小麦联合收割机补贴新增了243台,保有量达到了3300台,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考验农机手的服务水平和作业水平。如果麦茬留得太高,麦秆粉碎不佳等都有可能被农户所抛弃。只要服务到位,作业质量好就一定会赢得农户的欢迎。这位负责人说,一些农机手抱怨作业面积相对减少,生产效益减少的局面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化解。一是延长农机作业服务链条。由过去的单纯机收、机播,增加到深松、旋耕、激光平地等各生产环节,做到一年当中都有活干。广泛采用免耕播种机、深松机、大型植保机械等,既可以降低农户劳动强度,又可以增加农机作业效益。
与夏粮收获农机具充足构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菜田里蔬菜生产农用机械严重缺乏。静海县一位菜农告诉记者,现在正是“三夏”高温季节,蔬菜管理难度加大。比如,给豆角搭架、清除黄瓜死叶、浇水、除草、喷洒农药还有采摘蔬菜都耗费很多人力。他们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腿痛,但效率还特别低;如果有小型农业机械就会省力很多。记者在武清区河西务镇看到,该镇小麦早已经收割完毕,免耕的麦田里已经长出嫩绿的玉米苗,几乎没有农民在劳作;而在一块块菜田里,很多农民在弯腰给茄子、黄瓜、番茄等蔬菜进行田间管理。菜农李金星说,现在种一亩黄瓜需要3个人不间断地浇水、打药、施肥、摘瓜。现在雇一个人帮工一天需要100元,如果有了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就会省力、省工。市农机局负责人介绍,今年本市将加大对设施农业农机具补贴力度,让更多的小型轻便的农业机械进入温室大棚和菜田。农产品信息网www.n768.com
-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农业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农业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农业新闻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qq:330109733 电子信箱:help#n768.com(请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