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一意种好地多打粮
“这场雨下得真好。”看着地里郁郁葱葱的麦苗,河南省武陟县小董乡北耿村种粮大户柴金平黝黑的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38岁的柴金平是十里八村的名人,他由两台大型收割机起家,靠着手里攒下的50万元积蓄走上了土地流转、规模种植的粮食高产道路。2009年,他成立金源农机合作社,开始大规模流转土地,去年秋季更是一口气以每亩地1000元的价格流转了700亩高产田,土地流转规模达到了1300亩,成了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
说起这一年的经历,柴金平一个“险”字脱口而出。小麦扬花期遭遇低温天气,麦收前又降“烂场雨”;玉米拔节孕穗期间遭暴雨风灾和持续高温,可谓是平地起波澜,一波三折。“今年老天不给力啊。”虽然气象灾害不断,但靠着精细化管理和规模种植,柴金平家的1200多亩粮食还是丰收了,亩产都在千斤左右。
天气不好,可是并没有影响柴金平的种粮积极性,“困难是暂时的,国家不会亏了我。”关注政策的柴金平指着办公室里摆放整齐的奖牌说:“我们合作社连续两年是焦作市示范农机合作社,今年更是添了3台玉米收割机和1台籽粒收,社员达到261户,大型机械65台,从2011年起就是焦作市示范农机合作社,今年更是被评为焦作市龙头农民专业合作社。”
对于明年的生产,柴金平信心满怀,“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农业改革方面明确提出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我们这些种粮大户、合作社流转,财政项目资金也要向我们这些规模化、专业化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转移,我担心的资金问题如果能解决,种粮能没有后劲么?等明年小麦一丰收,我就着手建仓库、买烘干机,一心一意种好地多打粮。”农业新闻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农业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农业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农业新闻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qq:330109733 电子信箱:help#n768.com(请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