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米”也需好包装
吉林省水稻种植面积1200万亩,年产量600万吨左右,除去全省2700万人口消费的216万吨和省内加工消耗以外,仍有40%多的稻米需要以商品形式向省外输出。
省粮食局副局长张卿槐对记者说:“要打响吉林大米的名气,就要靠品牌化发展,去除缺陷,将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东福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坐落在吉林市昌邑区孤店子镇大荒地村,这是一家以水稻种植、稻米加工为主业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总经理刘延峰告诉记者,为了保证大米的质量,公司采取“五统一”的生产组织方式,统一生产标准,统一用种,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质量检验,从源头上确保稻谷的质量。
从成立时产值不到100万元、加工量2000多吨的乡镇小作坊,经过14年的飞速发展,已经成为拥有种植基地4450公顷、签约农户5120多户、年加工能力20万吨、年产值达到5.2亿元的新型农业现代化企业,刘延峰说:“大米加工企业要想发展,必须走品牌化道路。”现在,东福米业的水稻生产基地已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评为“国家级绿色水稻标准化示范区”,2013年“大荒地”牌大米又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今年年初,吉林省建立了大米品牌建设重点联系企业制度,通过总结和推广松粮集团、东福米业、梅河米业等龙头企业开展大米产业化经营的经验,指导各地引入市场“倒逼机制”,鼓励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方式,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建立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开展水稻订单生产。据统计,2014年上半年,全省重点大米加工企业自有基地面积9.55万公顷,同比增加15%。“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已初步形成。
在采访稻米企业和合作社时,有关负责人都不约而同地讲到了打造品牌的重要意义。
10月末,在榆树市保寿乡牛家村,榆仓鸿企业的80多公顷有机稻田基地早已经收割完毕,此时,村里的稻米加工厂里一片繁忙,收获下来的稻谷在这里加工包装之后就将发给南方客商。村民李海正在监控着一台稻米加工设备。他是村里有机水稻种植合作社的元老社员之一,合作社刚成立他就入社了。说起入社他眉开眼笑:“好处太多了。”他说,去年收成虽然不大好,公顷产量只有4000公斤,他家也分到了4万多元,收入比过去也是多了不少。今年公顷产量达到了5000公斤,纯收入比去年又多了1万元。在他看来,是企业对大米进行了品牌化营销促成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李海十分认真地说:“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订单农业,对加工销售企业来说,意味着有稳定的原料来源,能保证原料质量,就能保证品牌的品质;对合作社和农民来说,签订订单,就降低了市场风险,按照统一规程生产的稻谷品质提高了,名气大了,相应的水稻收购价也上来了,农民收入就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