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成为大量元素水溶肥中的“尿素”?
众所周知,施肥三种方式,主要的两种是基肥和追肥,它们的市场容量高达3500亿以上。而大量元素水溶肥,作为未来追肥的主要品种,市场容量将会达到1000亿以上。
在水溶肥市场大热的今天,为什么全国没有出现大量元素单品销售上亿的产品?为什么没有出现龙头型企业?大量元素水溶肥销售上的瓶颈倒底在哪里?
众说纷纭,有人说因为价格高农民不容易接受,有人说水溶肥质量良莠不齐,有人说水溶肥尤其是大量元素水溶肥国家标准太高导致成本高等等。哪么,真正影响大量元素水溶肥市场上量的瓶颈是什么?
一、大量元素水溶肥的标准与现状:
水溶性肥料是指能够完全溶解于水的多元素复合型肥料,与传统的过磷酸钙、造粒复合肥等品种相比,水溶性肥料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主要特点是用量少,使用方便,使用成本低,作物吸收快,营养成分利用率极高。
水溶性肥料是一种速效性肥料,可以完全溶解于水中,能被作物的根系和叶面直接吸收利用,采用水肥同施,以水带肥,它的有效吸收率高出普通化肥一倍多;而且肥效快,可解决高产作物快速生长期的营养需求。目前有机水溶肥的兴起,又促成了速效与长效、单效与多效的有机结合,开创了水溶肥技术创新的新潮流。综合来说,水溶肥的发展是科学施肥的要求,是设施施肥的要求。
标准还规定,大量元素单一养分不低于4.0%。至少含两种大量元素。微量元素至少包含一种,除钼外,其它5种单一含量不低于0.05%。
水溶肥料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发展于21世纪初,。截至2012年底,我国已实际拥有上千家水溶肥料生产企业,推出了成千上万个产品。特别是近三年来,水溶肥料产业发展步伐大大加快,掀起了水溶肥料产业的发展高潮。
如今市面上的全水溶性肥料价格差距较大,有的6000元左右就能买到一吨,而有的每吨却达到了一万多元,甚至超过两万,同是全水溶性肥料,价格为啥差别这么大呢?
原因就是有很多低价大量元素水溶肥是达不到国家标准的,但他们也是全水溶的,所以,就出现了“灌溉肥”“冲施肥”“水溶性复合肥”等概念。然 而,这些肥料是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所以给人以质量参差不齐、市场价格混乱的感觉。总体看来,价格在4000-10000元一吨的大量元素水溶肥,基本上是 不符合国家标准的。
以寿光市场为例,进口水溶肥主要有美国普罗丹、德国康朴、以色列海法等十余个国家的产品,还有上海芳甸等国内厂家10多个。
从价格来看,07-08年零售价格在4万元/吨以上,09-10年回落到3万元左右,以普罗丹较有代表性。在当前,普罗丹价格已降至2.0万每 吨左右,比去年同期下降约20%。经销商进货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20-30%目前寿光市场销量最大的某品牌水溶肥来说,09年零售价格为3万/吨,10年 初为2.5万/吨,目前主流价格为2.0万/吨。最低促销时曾达到1.6-1.8万/吨。可见价格战激烈程度。
二、大量元素水溶肥销售瓶颈是什么
笔者认为,瓶颈是质量和价格。既高质量,低价格,才是大量元素水溶肥市场上量的前提!
同样符合标准的大量元素水溶肥,质量如何区别?重点不仅要关注养分含量,更要重视养分形态及其科学搭配,同时要研究不同养分形态的相互转化以及 助剂的应用对作物营养吸收、转化和肥料利用率提升的作用。还有有机养分的加入,螯合态微量营养元素的添加,都促进了水溶性肥料的高效化和多效化。所以,形 态、含量、助剂及有机无机养分的科学配方将是水溶肥质量划分的关键点。
水溶性肥料技术创新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研究螯合技术:促进吸收、增加稳定性;
开发新型助剂:促进吸收;
开发新剂型:如液体悬浮肥料和清液肥料。
研发新化合物、应用新化工原料:提高有效养分含量,改善产品性能;
开发应用高生物活性物质:发挥施肥的综合效果。
首先质量过硬才能赢得农民信任。纵观水溶肥市场,生产厂家多,品牌杂乱,效果良莠不齐,真正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让老百姓接受的产品不多。
水溶肥料要想在农资市场站稳脚跟,首先要保证产品质量过硬、技术含量高,打造真正的好产品,在农民心中树立威信。
其次,既然大量元素水溶肥目标是成为追肥中的主流产品,销售模式就应当向大肥的销售靠拢,价格及渠道就应当趋近于大肥。所以,当前价格下降是必 然趋势。要想让农民大量使用水溶肥,就要厂家、经销商共同让利于农民,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价格越低越好。最低是多少?我认为3-5年内符合标准的大量元 素水溶肥会降到6000-8000元一吨,当然这是个渐进的过程。
任何新事物被大众普遍接受推广运用均需要一个过程。水溶肥在市场上推广开来,让农民普遍接受还需要时间、需要努力。水溶肥只要质量稳定、效果 好,百姓也愿意去买。虽然目前水溶肥仍然不能取代传统复合肥料,但是水溶肥符合“低碳节能、高效环保”的要求,因此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前途一片光明。
哪个企业会成为水溶肥的支柱企业、龙头企业?谁会成为水溶肥中的“尿素”品牌?大浪淘沙,必定会有水溶肥企业抓住机遇,脱颖而出。农业新闻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农业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农业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农业新闻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qq:330109733 电子信箱:help#n768.com(请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