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为贫困人口打了一场漂亮仗
四川为全国扶贫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到2013年底,尚有贫困县88个、贫困村11501个、贫困人口625万,贫困发生率9.6%。要在7年内将这些数字归零,任务何等艰巨。
川人自古不畏艰险。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视脱贫攻坚为头等大事,省委书记王东明、省长尹力始终将其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四川要求在首先实现中央提出的“两不愁”“三保障”之下,具体细化落实贫困户脱贫“1超6有”、贫困村退出“1低5有”、贫困县摘帽“1低3有”,并全面启动“四好村”创建。全省上下奋战3年,可谓首战告捷。
重大成效显现在2016年,全省5个贫困县摘帽、2437个贫困村退出、107.8万贫困人口脱贫。至此,全省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272万,贫困发生率下降至4.3%。
打造以“3+10+N”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工作纲举目张
2015年7月8日,四川省委在全国首个以全委会名义作出《关于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数千字的《决定》将脱贫攻坚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
在四川,脱贫攻坚不仅是一项政治任务,而且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早在2012年10月,四川省政府就赋权省扶贫移民局起草《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经过多次深入各市县调研,并反复修改,2015年省人大审议通过后于同年6月1日起实行。
“这是四川历史上第一部专为穷人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四川省扶贫移民局局长降初说,《条例》共9章16节,将全面贯彻精准扶贫理念、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强化社会帮扶以及建立动态稳定的投入机制、逐年增加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入等内容上升到法律的高度。
《决定》《条例》和已有的省扶贫《纲要》,加上基础设施、产业扶贫等10个专项方案,以及之后每年细化出台的若干实施方案,形成了“3+10+N”扶贫攻坚战组合拳;同时还配套制定出财政税收、金融支持、国土资源等13类脱贫攻坚专项政策,从而构建起四川脱贫攻坚系统配套的政策体系,使得该领域的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四川将盆地周围的高原藏区、大小凉山彝区、乌蒙山区和秦巴山区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并在贫困地区建立起一套强有力的指挥作战系统:从省到县组建了党政主要负责人为“双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并从省直各部门抽调178名干部深入“四大片区”担任市州部门副职或贫困县党政副职,抽调88名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县挂任专职副书记,并为每个贫困村选派一名联系领导、一个帮扶单位、一个驻村工作组、一名第一书记、一名农技员。
2016年10月9日,全省脱贫攻坚考核工作培训会议专门解读了退出的“四川标准”,即贫困户脱贫标准为“1超6有”,贫困村退出标准为“1低5有”,贫困县退出标准为“1低3有”。
就是贫困户要达到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有义务教育保障、有基本医疗保障、有住房安全保障、有安全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广播电视。贫困村须达到贫困发生率低于3%,有集体经济收入、有硬化路、有卫生室、有文化室、有通信网络。贫困县须达到贫困发生率低于3%,乡乡有标准中心校、有达标卫生院、有便民服务中心。
推行“四项基金+金融扶贫+资产收益”试点,解决资金难题
扶贫最需要的是资金。2016年起,四川在有扶贫任务的160个县(市、区)和11501个贫困村,设立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卫生扶贫救助基金、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和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等4项扶贫资金,这是四川在脱贫攻坚实践中政策机制上的重大创新。
目前4项基金累计超过100亿元。教育扶贫救助基金资助了9.8万贫困家庭学生;卫生扶贫救助基金资助了14.7万贫困人口;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让41.3万贫困户借用小额信贷124.8亿元;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使21.5万贫困户借用产业扶持基金17.3亿元。
2017年,四川又安排资金5亿元,按照每县1000万元的标准,在全省择优选择50个县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贫困人口创业就业增收。
2016年末,四川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2561.8亿元,同比增长46.8%。其中个人精准扶贫贷款余额281.7亿元,同比增长108.8%;产业精准扶贫贷款余额322.2亿元,同比增长64.62%;项目精准贷款余额1957.9亿元,同比增长33.35%。全省还累计向法人金融机构发放扶贫再贷款99.1亿元,今年将再向法人金融机构发放扶贫再贷款总额40亿元。
仪陇县着力创新解决“如何贷”的问题,鼓励县域金融机构创新开发特色金融产品。农行、邮储银行、惠民村镇银行、农商银行推出“惠农贷”“金惠贷”“惠农易贷”等产品20余种,贫困户凭授信等级即可获得1万-5万元的“无担保、无抵押、基准利率”贷款。
资金扶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钱生钱。2016年,四川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形成资产收益扶贫试点,共安排资金1.25亿元,比上年度增长38.89%。
平昌县3个村和广汉市两个村的光伏产业共获得200万元,其余1.17亿元(不含凉山600万元)用在19个市州94个县(市、区)253个农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公司)。目前已有245个合作社启动,覆盖322个乡(镇)、618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364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9446户。
达州市通川区水生源养殖专业合作社、达州市通川区聚兴生态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分别获得了专项试点资金100万元。“水生源”项目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共计资产59万元,占财政补助资金的59%,全部量化到58户贫困户。“聚兴”项目形成固定资产69.2万元,全部量化到64户贫困户。双方约定按照当年商业银行存款一年定期利率1.5%进行保底分红,产生效益后,还可根据资产收益20%进行二次分红。目前,贫困户均已拿到保底分红。
因各项政策资金的撬动,激活了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据悉,目前全省共有6.8万个农业专合组织、518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
社会各界参与,为脱贫注入强大动力
一方有困,八方支援。四川充分发挥社会扶贫的作用,仅今年上半年,中央定点扶贫单位、东西部扶贫协作省市、省内定点扶贫部门、省内对口帮扶市县及社会各方面力量,共投入(募集)资金达48.41亿元,实施各类项目1.17万个,举办各类培训班1.6万期,培训各类干部技术人才76.42万人次,进一步提高了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有力改善了贫困地区落后面貌。
23个中央国家机关在川定点扶贫部门(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受扶县出主意、想办法、解难题、办实事,今年上半年直接投入2.99亿元、帮助引进各类帮扶资金1800万元,实施帮扶项目182个,培训各级干部、各类技术人才1958人次。
半年来,广东省、浙江省、佛山市分别投入帮扶资金2.08亿元、2.12亿元、1.1亿元,安排项目205个,佛山帮助凉山1054户贫困户住房建设已全部开工。
截至6月底,各省直定点扶贫部门(单位)直接投入资金22.29亿元、帮助引进资金7.24亿元,帮助上项目1.12万个;举办各类培训班1.6万期,培训各类专业人才76.22万人次,实现劳务就业33.66万人次,帮助贫困群众转移就业、稳定增收。
1月,四川召开对口帮扶藏区彝区贫困县工作座谈会,3月便组织42个帮扶地、45个受扶地集中开展“省内对口帮扶工作专班对接活动”,各帮扶地计划投入帮扶资金10.5亿元,在受扶地实施住房建设、产业就业、教育保障、医疗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673个。
2016年,四川精心开展全国第三个扶贫日四川系列活动,评选表彰了首届四川“十大扶贫爱心组织”和第二届“四川十大扶贫好人”,提升“结对认亲、爱心扶贫”活动影响力,4月就收到了扶贫日首笔捐赠款项——上海悦心健康集团向四川捐赠乡村医生培训经费100万元,用于开展贫困乡村医生能力技能提升行动。截至2016年底,全省各地各部门共组织、动员全省各界开展扶贫日活动逾万个,募集资金15.79亿元。
易地搬迁,让穷人住上好房子,形成好风气
四川共有116万人需要易地扶贫搬迁,2016年需要完成的数字是25万人。省委要求,不能让贫困户因搬迁建房负债,因搬迁影响脱贫。在守住人均不超过25平方米、贫困户自筹资金不超过1万元的前提下,四川规定高原藏区和大小凉山彝区,按不低于平均建房成本的80%给予支持;秦巴山片区、乌蒙山片区的标准是不低于70%,其他地区不低于60%。
贫困户自筹资金不超过1万元,意味着住房建设绝大部分成本和所有公建都需要政府掏钱,仅靠中央预算内资金远远不够,钱从何来?一方面金融机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国土资源部门用活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到2016年末,全省易地扶贫搬迁贷款余额达94.4亿元。
各地在实践中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其中“巴中经验”的最大亮点是用活土地增减挂钩,国土资源部门将拆旧建新节余出来的用地指标以29.5万元/亩挂牌出让,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增开了资金源头。同时,巴中在聚居点的规划设计上充分结合了地方民俗文化。
走进巴中市两区三县任何一个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看到的均是一个个幸福美丽新村。巴中市恩阳区三汇镇四合院村,新修的水泥路直接通到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10座一楼一底的房子采用川东北特有的穿斗木结构加砖石填充墙、小青瓦坡屋顶,一座是名副其实的四合院,其余9座为三合院,房前均有50平方米以上的小菜园,园中还配有几株果树。
围绕聚居点的23个食用菌大棚,贫困户以产业扶持基金入股,每户每年至少可得到800元保底分红;80亩枇杷80%的收益将归贫困户和村民。贫困户冯银香感激地说:“我家原来的几间土坯房早就垮了,没想到现在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
据介绍,这样好的房子每平方米建筑成本为1150元,而冯银香一家四口所住房子造价将近12万元,如果将公建部分算在内,造价将达20余万元,而她自己仅出了1万元。
省委提出易地扶贫搬迁要充分体现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还要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在巴中不少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从建设初期就组织贫困户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在平昌县赵垭村修建的3座大型四合院,更是将“尊祖睦邻”等传统道德元素植入其中,同时实行院户长制度,每年还要举行“四好家庭”和“四好大院”的评选。
据统计,到2016年末,全省共建成易地扶贫搬迁住房97686套,实现33268人成功搬迁入住新居。全省已建成“四好村”1481个,预计到2020年60%的村将达到“四好”标准。农业新闻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农业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农业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农业新闻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qq:330109733 电子信箱:help#n768.com(请把#换成@)